霓虹灯大门 霓虹灯大楼
霓虹灯大门 霓虹灯大楼

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(邹本东摄影)

曾经的即墨路,对于老青岛来说,它不仅仅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,更是与当年时尚的上海、广州等地流行风尚的直接对接地。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即墨路的“贩子”们,他们乘坐往返于青岛至上海、青岛至广州的客轮上,睡在底层的大通铺上,把那里最流行时尚的服装及饰品打包背回青岛,以最快的速度摆上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的摊位上。

上世纪八十年代腊月里火爆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(逄淑才收藏)

曾经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不仅在青岛有名,在全国也是名声响亮。知名度颇高。本市的居民不用说,要买服装鞋帽、日用百货首选就是去逛即墨路。这里不仅货类齐全,更重要的是讨价还价后的价格便宜。那时有不用宣传的一句口头语,“不去即墨路就不算到过青岛”。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的鼎盛时期,以即墨路为中心扩展到周围的多条马路。当年整个小商品市场分为小百货、小五金、小家电、眼镜、布匹、皮鞋等区域,摊位千余个,从业人员三、四千人。国内的新闻媒体时有报道,外国新闻记者也常见采访拍照,名声享誉国内外。

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可以说承载着青岛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,它与中山路商业老街南北呼应,相得益彰,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、九十年代初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
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即墨路还是一个卖旧家具、旧自行车的小型市场。1979年,青岛市工商局《关于个体工商户批准和管理试行办法的报告》获批,岛城第一批个体户诞生。当年“个体户”的名字并不光彩,在老一代人的记忆里,基本上就是不务正业的待业青年、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的代名词,有很大的社会歧视性。

1980年,青岛市政府批准在市区内建立市场三路、黄岛路、即墨路等17个农副产品市场,即墨路小商品市场也由此开启。

即墨路小商品市场从雏形到发展壮大,由最初的几十个摊位发展成千余个摊位,最终成为闻名全国的小商品市场。其中功劳最大、也不应被忘记的是当时的即墨路工商管理所所长杨松彪。多年前在编发《即墨路小商品市场》图文时,已有不少读者留言:说到即墨路市场,就不能不说杨松彪所长!

1980年10月15日,杨松彪带着他招聘的3名退休工人,从派出所借了一张桌子,就在即墨路市场大街上开张了,办公室就是一张方桌。这一天,虽然整条街道上空荡冷清,但是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,它开启了后来被誉为“小商品王国”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十几年的辉煌之路。即墨路市场最初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,可以说更多的是坎坷。市场建立初期,由于当时的社会形态让大部分人的思想认识上有偏差,不少风言风语随之而来。连即墨路周边的居民也多有偏见,新搭起的市场设施夜晚常被人拆除破坏。市场最初时只有几十个摊位,每天来光顾的顾客也没有多少,很多摊主就是在两棵树中间拉上根绳子搭建起的临时摊位,每天用小推车把货推来,晚上再推回去。

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的服装市

那时杨松彪已年过半百,为了建成小商品市场,他没白没黑地靠在即墨路为摊户们排忧解难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《青岛广播电视报》曾有一个整版介绍过他。介绍了杨松彪的工作经验及“另类"的管理方法。他采取了“放水养鱼”的措施,白手起家,硬是在即墨路上建成了全国闻名的小商品市场。看一下市场上最初的人员分类:从业人员中没有一个党员,全部都是无业人员;有“文革”遣返人员及子女(无职业),而“两劳"释放人员又占了接近半数。可见其管理难度有多大!就是这样一盘乱沙式的人员成份在杨所长的费心管理下,井井有条的经营下,不仅搞活了经济,也解决了一批社会闲散人员(当年还没有下岗失业的提法)的就业谋生问题。为国家拓展了税源,也使一部分人在即墨路掘到了第一桶金,率先富了起来,出现了“拐子裁缝"(王在京)等首批“万元户"!

所以,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的发展,与杨松彪先生的努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,我们不应忘记他。

即墨路小商品市场鞋市

在国家允许个体单干的时候,即墨路上就出现了单个做裤子的,一台旧时缝纫机,现量现做,在那个年代让很多人感到惊讶,从开始的观望,到陆续吸引了不少顾客,市场上也逐渐形成了气候。紧接着卖鞋的,卖衣服,皮包等等,很快蔓延到了这一条街上,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就这么建起来了。

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小商品需求的不断加大,即墨路市场的名气愈发响亮,一条即墨路竟已容纳不下更多的摊户。随后开始陆续扩大到周边的李村路、潍县路、易州路、博山路等处,摊位也增加到1100多个,主要经营范围扩大到旧货、小百货、家具、草编、家用电器等,逐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“小商品王国”。

1982年,市北区政府为即墨路市场搭建了一连串的大棚子,市场商户不用担心阴雨天无法营业了,几百米的大棚内商户林立,而购物的人更是摩肩接踵。这一年,即墨路基本定型并逐渐扩展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小商品市场。即墨路小商品市场随之声名远播,除了本地的商户,许多周边县市的商户也慕名而来,市场也越来越壮大。

上世纪 八十年代即墨路小商品市场人头攒动。宣传牌上已出现显眼的英文。

1984年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已经成为全国闻名遐迩的地方。其服装市场的经营尤具特色,在很长时期内,即墨路市场一直处于青岛及周边地区服装消费的先导地位,广州、上海推出的新潮服装不出三天便可在即墨路小商品市场买到。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,即墨路市场已经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小商品市场,和武汉的汉正街齐名。许多人慕名而来,市场里每天都会看到许多外地人,包括不少外国人的身影。

1984年,青岛电视台制作的反映该市场的专题片《青岛小商品市场》,不仅被中央电视台作为重点节目播出,而且还发往美国纽约宏声电视台、洛杉矶斯扬电视台、旧金山华声电视台、加拿大中文电视台、温哥华国泰电视台等海外华人办的中文电视机构播放。

1989年9月12日,广州日报编发《闪光的开放窗口—青岛即墨路小商品市场见闻》文章,对即墨路市场做了较为详尽的宣传介绍。

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为了加强改善市场环境条件,小商品市场内建起了一万多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大型过街棚厦,制作了1000多个售货台、架。市场环境得到又一次升级。市场客商如云,每天客流量达15-20万人次。

即墨路市场前卖糖葫芦的姑娘(美国人斯蒂文拍摄)

1991年,为响应青岛市政府“让青岛的夏季亮起来”的号召,市场建起了镶有彩灯、霓虹灯及石英表的市场门楼,为岛城夜市增添光彩。当时的即墨路市场占地面积已达1.48万平方米,上市摊位1300多个,成为享誉海内外的青岛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。

1997年10月18日,走过了十七年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结束了它的“马路生涯”,青岛市政府号召马路市场“退路进室”,即墨路市场进入了聊城路47号“901”人防重点工程的配套区域内,对于青岛人来说,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又有了另一个名字——“901”,虽然“即墨路小商品市场”这一招牌被保留了下来,但之前临街的老市场仍是无数老青岛心中最难忘的记忆。

记得当年每到春节前,四面八方的人流拥挤而来,即墨路市场简直是人山人海,即使后来刚退路进室的前几年,也是生意火爆。

春节前的一天,专程去“901”看了一下,与近期本公众号首发的《再见!中山商城》一文有些相似之处,临近年根,市场里仍然是一片冷清萧条之象。

与已退出历史舞台的龙山地下商场一样,随着岛城东部、北部各大商圈兴起,以及电商的发展,实体零售冲击过于明显,生意愈发艰难。而且随着中山路商圈的日渐衰落,近些年一直苦苦支撑的“901”实际也早已走上了下坡路。而且伴随着多年的生意冷淡,已经吸引不到太多人的关注了。

再来看一下往昔繁华熙攘的即墨路,随着历史文化街区大张旗鼓的改造,虽尚未完工,老青岛熟悉的这条老街已是大变了模样。不知改造结束后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景,是一如过往的落寞,或是掺加商业经营改变颓废模式。但不管怎样,曾经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的发源地,那些挥之不去的城市记忆情节,再也回不来了。

曾经的即墨路市场带动了中山路及周边的繁荣,它是青岛市改革开放繁荣市场发展的重要窗口。开创了青岛走上世界的知名度,虽然时间过去了二十多年。但留在青岛人的记忆里永远不会忘记!

许多青岛人心里,永远不会忘记,在青岛曾有一个闻名全国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。

本文部分文字参考源自青岛档案馆聂惠哲老师《青岛市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的变迁》、青岛市志、青岛新闻网等。

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、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!

Comments are closed.